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近年来,我国智能网联汽车呈现强劲的发展势头。有数据显示,2021年,L2级(组合驾驶辅助)及以上乘用车新车市场渗透率已超过20%,预计到2025年将突破50%,智能化、网联化已经成为汽车乃至交通行业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
“智能网联汽车的数字安全隐患不断显现,网络攻击事件也越来越多,数字安全正在成为智能网联汽车的重大安全问题。”全国政协委员、360集团创始人周鸿祎说。
他认为,软件定义汽车使得数字安全问题不可避免,其危害性不亚于传统安全问题。智能网联汽车是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的交汇地带,本质上是“软件定义汽车”。“我们曾发现,某国际知名品牌汽车存在19个远程控制漏洞,利用漏洞可以非接触式打开车门、启动引擎、闪灯鸣笛,涉及在路车辆200余万辆”。
此外,他还提到,传统碰撞测试等手段无法发现汽车的数字安全隐患。碰撞测试已成为检验汽车安全性能的强制手段,但传统碰撞测试只能发现汽车物理安全缺陷,并不能检测出智能网联汽车中存在的数字安全隐患。“为此,国际上正在建立针对智能网联汽车的数字安全风险分析评估手段。比如,联合国世界车辆法规协调论坛组织已经对缔约国的车企提出建立数字安全风险分析手段的要求。”周鸿祎说。
对此,周鸿祎建议,建立智能网联汽车“数字空间碰撞测试”机制和相关标准,保障汽车出厂安全和持续检测。国家借鉴传统汽车碰撞测试理念,尽快建立智能网联汽车“数字空间碰撞测试”机制,鼓励安全企业建设第三方“数字空间碰撞测试”平台,强制要求在我国境内销售的智能网联汽车必须通过“数字空间碰撞测试”认证,通过依法合规地对车身网络、车云网络、车数网络、车联网络和车企网络进行渗透测试,发现汽车“云、管、端”全系统数字安全问题,保障汽车出厂安全。
他还建议,规范汽车安全漏洞的上报行为。我国已出台《网络产品安全漏洞管理规定》,但是仍然存在随意披露汽车安全漏洞、炒作相关安全事件的违规现象。鉴于汽车安全漏洞高度敏感,一旦泄露可能造成人身伤害和财产损失,相关部门应进一步加强汽车安全漏洞相关法规的执行力度,引导网安企业和黑客按规定程序上报汽车漏洞。
“还要打造以安全大脑为核心的智能网联汽车行业态势感知体系,建立汽车安全监管长效机制。”周鸿祎认为,智能网联汽车安全是典型的复杂系统问题,需要体系化的安全解决方案,建议汽车行业尽快搭建起一套以安全大脑为核心的智能网联汽车态势感知体系,把汽车、车企、车企供应链、路侧设施、云控平台等连接打通,汇聚分析汽车安全大数据,及时发现安全风险和事件,全面掌握每辆汽车的数字安全状态,帮助监管部门和车企实现汽车安全实时全程“可见、可控、可管”。(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 李政葳 孔繁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