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美国《福布斯》杂志网站9月26日刊登题为《2026年七大网络安全趋势,每个人都必须为之做好准备》的文章,作者是伯纳德·马尔,内容编译如下:
2025年,网络攻击的频率和规模持续扩大,2026年似乎也不会有所缓解。智能体和量子计算等新兴技术既为正义一方创造了新机遇,也为不法分子提供了可乘之机。但与通常一样,人类可能既是最薄弱的环节,也是最有希望的强大防线。
以下是作者认为未来12个月内推动这波史无前例的全球犯罪浪潮的几大主要趋势。
一、智能体将成为网络犯罪战场的新前线。智能体能够自主行动并与第三方服务互动,这使得攻击者能够实施更复杂的攻击,探测防御系统以寻找漏洞,并发起不断演变的社会工程攻击尝试。但智能体也为防御方提供了强大的新型自主检测和响应手段。在2026年,这意味着它们将成为网络安全军备竞赛的最新升级方向,无论是对犯罪分子还是企业而言,风险都在不断攀升。
二、深度伪造的音频和视频为攻击者创造了新的可能性,使其能够模仿受信任人员的身份,并获取安全系统的访问权限。目前已出现这样的案例:员工接到伪装成老板的诈骗电话后,被骗转账巨额资金;而随着该技术愈发复杂,且与真实内容的区分难度不断加大,此类事件的发生频率将越来越高。
三、通过锁定企业关键数据、勒索钱财以换取数据归还的攻击事件持续增加,且将在2026年变得更为先进。“勒索软件服务”工具的日益普及,意味着即便是不具备专业技术能力的犯罪分子,也能发起此类攻击;而深度伪造技术让绕过人类防御变得更加容易。除此之外,新型、匿名性更强的加密货币,使得犯罪分子能够更轻松地转移、洗白并使用非法所得,且无需担心受到惩罚。
四、安全架构中最薄弱的环节通常是人类。犯罪分子往往发现,通过欺骗、贿赂或胁迫他人泄露访问凭证,比突破复杂的技术安全屏障要容易得多。对此,企业将加大投入,培训员工以提高其安全威胁意识,开展模拟社会工程攻击活动,并在整个组织内构建安全意识文化。
五、对于当今最强大的计算机需要耗费数百年才能解决的问题,量子计算机只需几秒钟就能完成,这将为科学、医疗和金融领域带来变革。但量子计算机也对保护敏感数据和通信加密技术构成了严重威胁。目前,犯罪分子已在大量窃取数据,等待量子技术能够破解这些加密数据的那一天。2026年,重点应放在识别漏洞,并及时迁移到“抗量子加密技术”上,以免为时过晚。
六、迄今为止,监管机构和立法者一直难以跟上网络犯罪的快速演变节奏。监管措施并非为了惩罚犯罪分子(毕竟他们往往不会遵守法律),而是为了向企业施压,确保有价值的客户数据得到保护。诸如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新出台的网络信息披露规则等措施,将强制企业报告并记录数据泄露事件;而欧盟《网络与信息系统安全指令2.0》将扩展企业实施网络韧性措施的义务。这些举措在2026年能否帮助遏制数据盗窃和勒索浪潮,仍有待观察。
七、乌克兰战争表明,针对关键基础设施、通信网络和供应链的网络攻击,以及虚假信息宣传活动,如今已成为日常战争武器。由国家支持的攻击行动和恐怖分子发起的攻击,会瞄准能源和医疗系统,并通过扰乱商业活动制造经济混乱。深度伪造技术正被广泛用于让政客出丑和削弱民众对民主进程的信任。在2026年,网络犯罪不再仅仅是对个人隐私和企业财务的威胁,它将成为重大国家安全危机。我们将看到各国政府增加网络防御和研究支出,并组建新的联盟以应对这一威胁。
2026年的网络安全格局正处于一个关键转折点:新兴技术既放大了犯罪分子的能力,也带来了更多防御机遇。威胁的规模有时可能让人感到难以应对,但那些主动投资于抗量子加密技术、人工智能驱动防御系统和人员培训的组织,将最有能力生存并发展壮大。核心启示在于,采取行动的时机就是现在,在犯罪分子获得更大优势之前。(编译/林朝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