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9月17日,以“让AI更安全,让安全更AI”为主题的2025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人工智能安全治理分论坛在云南昆明举行。会上,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总工程师张格表示,要从源头到终端全面筑牢政务大模型的治理框架。
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总工程师张格
张格指出,大模型应用正推动各行各业加速转型,已成为政府各领域开展工作的重要支撑,但就当前实践而言,仍然存在风险。由于政务部门数量众多,天然对应着规模庞大、不宜完全开放的的数据资源,因此,在大模型的应用实践中,必须重点做好政务数据的安全风险规避工作。
“大模型的应用不能影响政府的公信力。”张格认为,政务大模型应用安全规范核心体系化、全流程的治理框架,要从源头到终端全面筑牢政务大模型的框架。
在大模型选用阶段,强调已经备案、可信的大模型,对自部署的开源大模型要求许可协议验证。同时注重保障数据安全,使用大模型安全护栏技术,加强对内容对抗攻击、检测处置、输入输出、风险的识别控制。在运行阶段,要对内容进行管控,严格落实相关要求,始终把“人”作为安全的最后防线,不应因人机协同模式干扰或削弱人的独立判断能力。在停用阶段,要抓好流程管控和数据处理,确保大模型停用后不会造成数据滥用与安全风险,将整个安全管理贯穿在大模型全周期。
“未来,我们应加强专业人才培训和团队建设,积极参与跨学科团队大模型的研究应用,完善大模型评估配套体系,进行先行先试,分级推广,进一步推动相关规范落地,保障国家的政务安全。”张格说。(赵鹏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