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近年来,跨境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呈多发高发态势,同时还引发了故意伤害、绑架、非法拘禁等暴力犯罪,严重危害人民群众人身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2024年6月,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印发《关于办理跨境电信网络诈骗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特别提出“全面加强追赃挽损”,将追赃挽损工作贯穿刑事诉讼全过程各环节,在挽回群众经济损失、铲除犯罪集团的经济基础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2024年11月,公安部等四部门联合印发了《电信网络诈骗及其关联违法犯罪联合惩戒办法》,综合运用金融惩戒、电信网络惩戒、信用惩戒等惩戒措施对实施电信网络诈骗及其关联违法犯罪的人员,特别是实施出租出售电话卡和银行账户的违法犯罪人员进行联合惩戒,对斩断跨境电信网络诈骗犯罪链条具有重要意义。近日,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联合督办8起特大跨境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案件,向社会公众持续释放依法严厉打击跨境电信网络诈骗的强烈信号,彰显了坚决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的决心。
在全社会共同努力之下,跨境电信网络诈骗犯罪上升势头得到了有效控制。但是,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跨境电信网络诈骗犯罪也在不断升级,呈现出新的特点。一是境内外勾结程度加深。不少诈骗集团进行跨境布局,其组织者和骨干分子大多在境外,将境内“黑灰产”犯罪链条向境外转移,或者使用境外的服务器、资金交易平台,内外勾结实施诈骗。二是犯罪手段的迷惑性增强。不少诈骗集团采用“投资理财”“刷单”“虚假博彩”等诈骗手段,有的以“工业园区”“科技园区”等方式进行诈骗,有的利用非法获得的个人信息,针对特殊群体实施精准诈骗,识别难度不断加大。三是犯罪科技手段不断升级。人工智能等新技术不断被诈骗集团采用,攻守双方的技术博弈加剧。这些新特点给预防和打击跨境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提出了新的挑战,一方面,在预防上困难加大,传统的诈骗预警和反诈教育宣传不能满足新形势的需要;另一方面,跨境犯罪本身就面临着取证、追赃、抓捕等侦查困境,诈骗犯罪技术手段升级使这种难度进一步加大。
健全协同共治的工作机制始终是反跨境电信网络诈骗应当遵循的基本思路。针对内外勾结的跨境诈骗态势,需要从国际和国内两个方面着眼,加强协同合作。在国际层面,进一步加强国际执法合作。加强双边或者多边机制构建,特别是与跨境电信网络诈骗多发国家建立并拓宽合作渠道,通过签订刑事司法协助条约,在信息情报共享、同步调查取证、抓捕遣返嫌犯、涉案财产追缴等方面进行通力合作,斩断犯罪链条,形成治理合力。在国内层面,进一步加强部门反诈合作。持续发挥打击治理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制度的作用,健全自上而下的治理体系。公安机关、检察机关、审判机关应通力合作,打破因跨境电信网络诈骗受害人分散而带来的对案件管辖权的冲击,探索异地协同办案模式,加大对跨境电信网络诈骗“境内端”的打击力度。社会组织也是反跨境电信网络诈骗的重要力量,特别是各类行业协会商会类社会组织应发挥行业自律功能,加强对成员的行为引导和规则约束,共同构筑反跨境电信网络诈骗的坚强防线。
提升技术能力是预防打击跨境电信网络诈骗的关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广泛采用,使诈骗势力的犯罪技术手段不断升级,与执法部门的技术对抗呈加剧之势。人工智能可以模拟真实场景,运用“数字人”“声音模拟”等技术,不断翻新诈骗手段,使被害人防不胜防。为应对科技特别是人工智能发展给打击跨境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带来的难题,应当从技术和制度两个层面出发采取措施。一方面,采用先进技术来预防打击跨境电信网络诈骗,挖掘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潜力,深入推进互联网反诈工作,全面提升精准打击和实时监控能力。例如,有的地方运用人工智能技术,建立起网络诈骗智能监测系统;又如,有的地方公安机关与企业合作研发反诈智能语音机器人,对潜在受害人进行实时劝阻。另一方面,在政策和制度方面,政府相关部门应当健全相关制度,加强对人工智能技术应用的监管,引导科技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参与跨境电信网络诈骗的预防,从技术上遏制跨境诈骗的蔓延之势。
追赃挽损是反跨境电信网络诈骗的重要环节。电信网络诈骗直接侵害人民群众的财产权利和切身利益,特别是一些群众的治病钱、养老钱、上学钱被骗走,导致因骗致贫,生活、学业陷入困境。挽回损失是受骗群众最关切的问题,也是切断犯罪分子与境内利益链条、从严从重惩治的有效手段。在办案过程中,办案机关应尽最大努力查清跨境诈骗集团及其成员的各类财产状况,特别是通过技术手段,查清各类相关账户上的资金情况,并及时进行扣押、查封和冻结。同时,切实推动被告人退赃退赔。加大涉案财物的返还力度,对来源和用途合法且权属明晰的财产,及时返还给被害人;不能全部返还,或者权属不明晰的,根据法院判决,按比例进行返还。此外,公安机关、检察机关和审判机关应建立协调机制,积极引导被害人依据相关法律,通过民事诉讼的方式,追究相关主体的民事责任,以此进一步挽回经济损失。
提高反诈宣传教育精准度是预防跨境诈骗的重要着力点。近年来,各地各部门展开了多种多样的反诈宣传教育活动,初步构筑起“全民反诈”“全社会反诈”的稳固防线。在新的形势下,诈骗集团针对特殊人群实施精准诈骗,反诈宣传教育工作应进一步增强实效性和针对性,在广泛宣传教育不放松的前提下,提升精准宣传教育力度。一是加强针对特殊人群的精准宣传教育,如未成年人、老年人等识骗防骗能力弱的群体,围绕粉丝打赏、游戏装备、保健品、养老投资等重点领域,开展案例警示教育和识诈防诈知识普及。二是加强针对新型诈骗手法的宣传,如高薪招聘、智能模拟等比较典型的新型诈骗手法,有针对性地揭骗术、解案例、讲防范、发提示,进一步提高海内外中国公民识骗防骗的意识能力,织密反诈宣传防护网。(作者:魏冬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