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在数字化转型浪潮中,人工智能(AI)技术的不断突破和应用,推动着网络安全技术应用和产业发展变革,激发着网络安全能力跃迁与提质增效。在2024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期间,天融信副总裁唐宁表示,AI技术能够使检测防护更有效、安全分析更智能、响应处置更高效、运营管理更便捷。此外,人工智能安全治理已成为行业共识、全球共识,在人工智能安全领域推进标准化建设很有必要,且已经在进行中。
记者:AI+安全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目前有怎样的技术进展或应用落地?在大模型方面有哪些尝试?
唐宁:2023年发布的安全垂直领域大模型“天问”,能够增强检测防护、助力安全运营、提升交付能力,让安全提质增效。
具体来讲,在增强检测防护方面,我们基于机器学习、深度学习等传统AI技术构建了天融信TAI智慧引擎,通过亿级海量文件和流量样本的投喂、训练,使得我们的AI引擎能够有效检测网络中所存在的恶意程序、恶意加密流量、DGA恶意域名、HTTP隐蔽隧道等威胁,这样的能力已内嵌到下一代防火墙、僵木蠕、入侵检测、入侵防御等检测防护产品中。
在助力安全运营方面,通过天问大模型Text-to-Action、RAG等生成式技术,结合网安领域高质量知识和数据进行预训练、微调,赋予天问大模型“代码分析、攻击解读、情报增强、态势分析、安全知识生成”等行业化能力。
在提升交付能力方面,基于大模型,无论是方案还是产品白皮书,或是现场设备运维的问题,都可以通过对话交互解决。另外,大模型与威胁情报平台对接,能够以云服务的形式提供情报查询服务。
记者:AI赋能网络安全能力跃迁与提质增效体现在哪些方面?
唐宁:AI让检测防护更有效。AI技术可实时捕获以往传统规则库方式无法匹配的变种、未知的病毒、木马以及潜伏的僵尸主机。同时AI能够赋予检测系统自主学习进化的能力,消除频繁规则更新和重复关联检测造成的资源消耗。
AI让安全分析更智能。AI技术能够有效对海量告警日志进行去重、压缩,并根据预设的AI模型有效排除无效告警,减轻运维压力,让安全专家从海量告警信息处理中解放出来,聚焦在更有价值的安全分析工作上。
AI让响应处置更高效。通过运用先进大模型技术,能够快速识别并聚焦于关键威胁事件,深入分析威胁情报和攻击线索,精确捕捉潜在的关键风险点。AI的智能分析能力还能匹配最佳应对策略,提供切实可行的操作建议,在面对安全挑战时更加游刃有余。
AI让运营管理更便捷。安全运营三要素包括人员、平台、工具。通过建立知识库和操作引导,可以降低人员技术门槛、学习曲线;平台方面,可对日志进行更好的分析,比如日志降噪、智能建模等,使平台引擎变得更强;工具方面,大幅提升工具的自动化能力,例如自动生成完整的分析报告。
记者:人工智能安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存在概念认知不一致、评测体系不统一、生态小而散等问题。在人工智能安全领域,是否有必要推进标准化建设?
唐宁:推进标准化建设是很有必要的,并且已经在进行中。
目前,人工智能安全治理已成为行业共识、全球共识。国际上一直在持续推动人工智能全球监管机构和治理机制的构建,我国在AI安全治理方面也采取了积极措施,在法律法规和标准建设方面已经取得了显著进展,以确保人工智能技术的健康发展和应用。
我们团队也为人工智能安全标准化建设贡献了自己的力量,参与编制了《人工智能安全标准化白皮书(2023版)》,还积极参与网安标委组织的各项人工智能安全标准研讨工作,同时深入研究AI在不同行业下的应用,协助制定与行业业务深度融合的AI安全标准和规范。
记者: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正重塑着各行各业,许多企业也在探寻自身的“数字化转型”之路。这方面有哪些建议?
唐宁:企业要强化落实网络安全责任制,进一步加强对网络安全工作的重视和投入。网络安全建设是一项系统性工程,企业需要系统地考虑安全蓝图规划,围绕制定安全目标、设计安全规划、落实安全措施到开展安全运营去通盘考虑,并重点强化数据安全保障措施,加强供应链安全管理,同时加强员工的安全意识,筑牢企业网络安全防线。
记者:网络安全技术与产品如何惠及社会公众的日常生活?
唐宁:网络安全其实是与公众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高频使用电脑、手机,这里就涉及终端安全防护,需要做病毒木马防范、入侵攻击防范。上网发送邮件、访问网站或者做银行转账交易,可能会造成隐私泄漏、身份冒用甚至财产损失,需要面向邮件、网站等应用环境做安全防护。
另外,物联网、车联网技术快速发展,摄像头等物联网设备,以及智能网联汽车在家庭中十分常见。以智能汽车为例,司机个人信息、驾驶习惯数据等可能面临泄露,网络通信、远程操控等车辆接口安全可能直接影响行车安全。针对这些风险,全面的安全产品和解决方案能够为大家的终端安全、上网安全、出行安全等提供保障。(孔繁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