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当前,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已成为发案最多、上升最快、涉及面最广、人民群众反映最强烈的犯罪类型,诈骗新手段与新方式层出不穷,稍有松懈就会中招。如何提升防范意识和能力,筑起防范诈骗的“防火墙”?
2021年国家反诈中心公布了一组数据,公安部平台平均每天发布预警指令数达9.8万条,拦截诈骗电话13.8亿次,短信15.7亿条,累计封堵涉诈域名网址172.9万个,共紧急止付涉案资金3010亿元,可见现在的网络电信诈骗猖獗到什么地步。
其中,有个数据着实让人吃惊,在2021年电信网络诈骗的受害者中,18至35岁占比65.5%;36至59岁占比31.3%,这就是说,最熟悉互联网的群体居然更容易被骗,所以,网络诈骗离每个人都很近,千万不能大意。
今年早些时候,公安部公布了常见60种典型网络诈骗手段,主要为仿冒身份欺诈、购物类诈骗、活动类诈骗、虚构险情欺诈、日常生活消费欺诈、钓鱼、木马病毒类欺诈、新型违法类欺诈七个大类,共计60种网络诈骗手段。
在这60种网络诈骗手法中,有5种诈骗类型最为高发,发案占比高达80%,分别是刷单返利、虚假投资理财、虚假网络贷款、冒充客服、冒充公检法诈骗。同样,大家熟悉了这5种高发诈骗的套路,就能大幅降低上当的可能。
首先是变种最多、变化最快的刷单返利诈骗,起初,骗子通过网站、QQ群、微信等引流,邀请你进行刷单赚钱,先进行小额刷单,返还本金及佣金获取信任,随后派发大额刷单任务或几连单,最后以“系统故障”和“任务未完成”等借口骗取本金。
虚假投资理财类诈骗的受害人多为具有一定收入、资产的单身群体或热衷投资、理财、炒股的人群。 骗子会开始通过短视频讲课发展学员,利用授课的形式对受害者进行洗脑式教育,群内的“托儿”不断发布高收益的案例获取信任,吸引你不断在虚假网站或App上投入资金,最终血本无归。
虚假网络贷款指向性较强,骗子通过电话、短信、虚假广告等方式找到浏览贷款广告、注册网贷的人群,以无抵押、无担保、低利息等话术诱导受害者下载App,或进入钓鱼网页办理贷款,引导受害者缴纳担保费、验资费、解冻费等各项费用,骗光受害者的钱后将其拉黑。
冒充客服类诈骗的受害人群通常为网购用户,诈骗分子事先大肆非法窃取、收购买家网购信息及快递面单信息,以退款、理赔等为由对买家或平台商家实施精准诈骗。
冒充公检法类诈骗中,诈骗分子通过非法获取的公民个人信息,从而在诈骗过程中准确说出受害人姓名、工作单位、住址、身份证号等,骗子以涉嫌犯罪为由恐吓受害人,并发送假的“通缉令”等,要求受害人对外保密,并将资金转入“安全账户”“自证清白”。
无论哪种诈骗类型,获取信任都是必要的,所以,提高防范意识是免遭受骗的关键,现在个人信息泄露现象非常普遍,不要轻易相信能准确说出个人信息的陌生人,不要点击未知链接,不接陌生号码来电,收到公检法的来电要及时线下验证真伪,更不要下载陌生App和点击未知网站链接,防止被骗。(监制:张宁 统筹:李政葳、白洁 策划:黎梦竹 制作:大白鉴定官)